【精品】高考作文集锦八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作文 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经典注定孤独
日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众多中外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可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吗?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曲高和寡。
从阅读内容上,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信息传递上,与通俗文学的哗众取宠作比较,经典不具备吊人胃口的噱头;从心灵洗礼来看,与通俗文学的碎片化填充作比较,深层次上虽然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优势藏于庭院深深,那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随波逐流而在于它的超前性;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深藏的隐秘,还在于说出了我们内心里难以抹去的、无法掩饰的真正恐惧——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灵性寄托的毁灭性打击。而这些,潜藏于庭院深处而不为人知,就好比宝藏深藏于海底而游客只看到平静的水面一般。
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时,有几人能从那枯枝、残叶、怪石、丑鸟等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去领悟那那倔强与顽强的生命?当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又有几人能从“黛玉之死”看到曹雪芹设计这一情节“上接屈原、下引王国维,昭示着一个难以穷尽的乱世的开启”?
而通俗文学则不然,它以时效性博人眼球,以趣味性吸引关注,以庸俗性迎合读者,以碎片化抢占空隙。不是读者不想向上向善,而是读者实在难以沉潜下心来仔细品读。如果经典的深邃与引领性能让读者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那经典必然会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如何让经典的精髓为大众接受,或许,我们能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中找到答案。当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向书店购买上列书目时,经典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
经典本不过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的排行榜经典名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
高考作文 篇2一、【作文题目】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关于“比”的说法,“钱财不比,妻儿不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当下,更是到处充斥着“比”,比谁更“恶搞”,比谁更“超级”,比谁更“芙蓉”……不过,也有一种人是比谁的好事做得多,比谁为国家做的贡献大。
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尼采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处世之道
——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
也别站在山脚,
打从半高处看,
这世界最美好。
读完这首诗你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尼采的看法?你认为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请结合你的人生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题意范围之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命题意图及原因】
20xx年是四川单独命题的第一年,从国家考试中心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四川语文卷受到好评。专家组认为四川卷在全国卷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特别对“名句默写”和“作文”这两个部分评价极高。
去年四川高考作文专家组一共命制了26道作文题,最终遴选出以“问”为话题的作文,笔者认为专家组选中“问”这个话题并非偶然。作文的命制从来就不回避社会热点,这是由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生活化本身就是语文主动向生活的回归,作文只不过是对生活的一种投射。所以,作为抒写心灵的作文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考生要懂得引生活之水浇作文之树。
20xx年,洪战辉用个人之肩扛起了教育这扇大门,演绎了什么叫良心?白芳礼老人用拉三轮车换来的几十万人民币把贫困大学生重新送回教室,诠释了什么叫奉献?刘念友用下井挖煤挣钱的方式来帮助游走于校内与校外的寒门学子,再现了什么叫价值?……这些感人的事、动人的情值得考生慢慢体味,深入追问。如果说前几年,全国卷的作文还在对考生进行“心灵的选择”和“诚信”之类的道德教化的话,那么,去年的四川作文已摆脱单纯“道德教化”的窠臼,转向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社会的追问,同时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一番考查。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命题组选中了“问”这个话题,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有话可说,有理可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降低审题难度,作文的命制者有意从“问”的方法、态度、时空、意义等方面进行提示,洞开了考生的写作大门。
高考试卷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尤以高考作文为甚。因此,在20xx年的作文复习应考中,考生应该关注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边梳理边思考,搞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从作文命题的思路来看,20xx年可能延续去年作文的命制方向,继续对考生进行道德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独字型话题(亦称单头话题)仍然是命题的热点。为此,笔者先命制了一个单头话题“比”。
当下人们盲目攀比,比谁更“恶搞”,比谁更“超级”,比谁更“芙蓉”,比谁更浮躁……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学生要开动脑筋,反思当下,思考怎样的“比”才是合理的“比”?增强鉴别事物好坏的能力。
同时笔者也预测,20xx年四川高考作文可能在20xx年的基础上会有一点儿新动作,借鉴去年受到专家普遍好评的山东作文命题模式,话料选用一首较有哲理的诗,不给出固定的话题(没有话题核心词),让 ……此处隐藏5440个字……>
8.心理点。如,今天没有作业;大书包的自述;如果你是校长,学习生活的味道、爸爸的表情符号。此类题围绕孩子健康成长展开话题。出题可能性较大。
9.学习点。如:我读书,我快乐;读书伴我成长;第一次写毛笔字;写一篇小记者采访稿;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班级图书角;向你推荐一本书。次话题围绕“书墨飘香”展开。出题可能性较大。
10、智慧阅读点。以“童话、寓言、哲理……”等小故事进行阅读后,就某点展开,写读后感、续写或拓展。此类题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力与写做能力。
高考作文 篇7鱼很神秘。它的神秘在于它老是藏在水里——我不知道平静或者不平静的水面下到底有没有鱼,有多少鱼,它们都住在哪个角落里?
为了弄个究竟,我总是将一段小水沟前后两头堵住,再将里面的水弄干,鱼就现出了原形——在水将干未干的时候,一些鱼露出了脊背,它们惊慌失措地乱窜,用尾巴把水打得啪啪作响,让我既兴奋,又着急,又得意——看你们还能跑到哪里去?为了抓到更多的鱼,我必须在抓完了那些看得见的鱼之后,再在稀泥里慢慢地摸过去,因为大一些的鲫鱼会钻到泥里面,你如果不去摸索,正好就中了它的计。
尽管我很努力地做这种工作,尽管工作的效率也不低——每年家里都有好多小鱼干,一年四季,不愁吃不到鱼。但是,我仍然不能确定,在哪一片水面下,有鱼,有多少鱼,或是没有鱼。
这让我很没劲。好在我不是一个死心眼的人,弄不清就弄不清,没有谁会因此说我什么,也一点不妨碍我喜欢鱼。
鱼的味美,鲜嫩诱人,样子也很顺眼,一些鱼甚至很漂亮,但它们却算不上什么珍品,因为它太多了。从一开春,春雷一响,雨哗哗的一点点砸在水里,鱼就喜欢溯游而上,越是激流,鱼越是高兴。白天,它们还安静的呆在河流或者小水塘里,到了晚上,鱼们,尤其是鲫鱼,便争先恐后地沿着水流向上,你只要找到一条通向水塘的小水沟,最好是水沟的某一段堵住了一些水流,造成一定落差,就像一道小瀑布,瀑布的落脚处,便是一个渔场。你只管用网一网一网地捞,这时的鱼,是不怕你捞的,就算你把这一群鱼都捞走了,他们也不会骂你。而事实上,你是捞不光的,总有一些漏网之鱼,幸运之鱼,会继续存活下去。
到了夏天,稻花盛开,鱼事更甚。就连每一块水塘里,都有数不清的鱼。如果愿意,最主要的是你够胆,不怕生产队的人发现,你就可以把一块稻田里的水放干,然后到稻田里那些坑坑洼洼的小水坑中抓鱼,一定先挑大些的抓,估计差不多了,就赶紧溜回家,这时千万别贪心,万一被人抓住,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水稻扬花期间,需要大量的水,而你放干稻田里的水,如果因此造成水稻减产,简直就可以算是一种犯罪!恐怕要连累父母,开会时挨一顿批评,如果要抓去斗争一顿,看你后不后悔!
那个时候,只消一个夏天,家里便可以储存足够一年吃的鱼——因为不可能顿顿吃鱼,天天吃鱼,更因为妈妈说:不要去抓鱼了,吃鱼费油,哪有那么多油让你天天吃鱼?就冲这一点,鱼便要感谢我的母亲,要不然,一年当中,光我一个就不知要抓多少鱼。
当然,像我这样抓鱼,纯粹是小孩子的游戏,简直不值一提。抓鱼真正的高手,是大人。他们在秋天或者夏天水少的时候,到同江河里去毒鱼,将一种叫“翻江藤”的东西捣成汁,洒到河里,鱼即成片成片死去,水面上一大片鱼的肚皮,大一些的鱼抵抗力强一些,沿着河水向下游飞速逃命,而大人们早就成群结队张网以待,要把晕乎乎的鱼儿一条一条都拦在网里。毒一次鱼,捞上来都是几百上千斤,捞不到的,不知还有多少鱼。而最冤最无辜的,是那些小鱼,死了都没人理会——大鱼都吃不完,谁还要这些小鱼?
捕鱼最过瘾的,是捕赣江里的一种鱼,叫鲥鱼。样子有点像鲢鱼,但嘴巴要尖一点,鳞片也要大一些,厚一些。这种鱼,每年五月份准时来到赣江产卵。来的时候生怕别人不知道: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水面上游,搅起阵阵浪花,让人看了怦然心动。本来人就喜欢鱼,像我,以及我之流,这鲥鱼来时,还这么高调,难免遭人围攻。这围攻的结果,就是在街上摆满了一堆堆待售的鲥鱼。
奇怪的是,失去那么多伙伴,鲥鱼们仍不知悔改,每年每年,它们还是那样高调行事——或许它们认为,人也许会像我妈妈那样,鱼吃不完了,捞鱼之事便会罢手不干。可惜它们错了——只要鲥鱼一来,人们仍然照捕不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在这件事情上,可气的是那些鲥鱼,它们只认一条死理,而将错就错的,没有哪条鱼,会想想怎么样去改正,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再也见不到一条鲥鱼。我的后代若想看一眼鲥鱼,只能去博物馆里看看它的标本,动物志里看看它的插图,如此而已。
当鲥鱼已经灭绝,奇怪的是仿佛怎么捞也捞不完的别的鱼,也渐渐少了踪迹。为了能吃到鱼,人不得不像养猪似的养起了鱼,如果人不养鱼,总有一天,鱼肯定会和我们断绝关系,就像鲥鱼,表面上很愚蠢,其实也许它是鱼中的先知,早就知道人心难测,不能相信,所以早早的便弃我们而去。
高考作文 篇8简陋的小屋,灰暗的灯光在闪烁,夜死一般的沉寂,只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从小屋传来,我抱着父亲的腿泪光闪闪地点着头……
那是两年前的日子,家很贫苦,双鬓斑白的父母,为了供我和弟弟上学,他们四处奔波,疲惫不堪,而我依然是吃饭,上学,写作业。为了我和弟弟,他们从来没有睡过好觉,日子在艰辛地流淌着。
有一次,我回家向爸妈要生活费,妈妈告诉我家中没有钱,父亲蹲在门口使劲地吸着烟,冰冷的脸色,让我很沉重很沉重,父亲叫走了母亲,黑暗的灯光下只有我和弟弟,一下子,我的泪滴落下来,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感伤家的清贫,父亲的艰辛和痛苦以及自己的无奈。“哥,你好好学习,我挣钱给你上学!”我很想大哭一场,希望哭过以后一切都会过去。
后来,妈妈让我住了宿,我离开了家,但住宿以后,家里每月都给我固定的生活费,我再也没有向爸妈要过。一切变得舒适了,不要再去愁这愁那,母亲安慰我一定安心,要求我努力学习,母亲说“你爸很想你,你一定不要忘了他。”我努力地点点头,但我很奇怪为什么父亲不来?
学校放假那天,母亲来接我。我坐在母亲的车上,依靠着母亲,突然感到母亲已经很脆弱很脆弱了,她很瘦很瘦,只是衣服有点空,依偎着似石头般,再也没有了柔柔的感觉。看着衰老的母亲,我一阵心酸。
母亲望着我笑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狐狸妈妈带着狐狸宝宝外出觅食。正走着,狐狸妈妈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猎狗的叫声,猎狗的叫声慢慢逼近,狐狸妈妈带小狐狸来到了一个隐蔽处,她对宝宝说:“一起走有些慢,你在这等妈妈,妈妈去找些吃的给你,不要怕,妈妈马上回来,行吗?”小狐狸认真地点点头。狐狸妈妈走了,小狐狸等了很久,一直到天黑了,可还是看不到妈妈的身影……
母亲深情的望着我,我说:“生活好残酷。”“是的,就像家的生活一样,”妈妈叹了口气说。在同妈妈的谈话中我知道弟弟已经下学,而父亲已病重,突然间像少了什么,我一下子蒙了,头脑中一片茫然。
我拼命地奔回家,推开父亲的门,跪在父亲的面前,把头深深地低下,父亲抚摸我的头,泪珠滴下,我抱着父亲的腿,发誓,好好学习,用我的爱去照顾他,去帮助他……
因为爱,才有永远永远……
文档为doc格式